[1] |
高小雪, 韩瑞辰, 范虎童, 王永波, 赵艳, 沈吉, 刘兴起, 汪勇.
云南北海湿地沉积物记录的过去2050年气候演化及对区域人类文明的影响
. 沉积学报,
2020, 38(5): 1016-1025.
doi: 10.14027/j.issn.1000-0550.2019.100
|
[2] |
王兆夺, 黄春长, 庞奖励, 刘安娜, 周亚利, 查小春.
甘肃庄浪全新世黄土土壤物源分析及古气候恢复重建
. 沉积学报,
2020, 38(4): 781-789.
doi: 10.14027/j.issn.1000-0550.2019.077
|
[3] |
李卓仑, 高有红, 李若兰, 王乃昂, 朱瑞霞.
阿拉善沙漠全新世钙质根管形成机制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:来自微观形态学证据
. 沉积学报,
2018, 36(6): 1131-1138.
doi: 10.14027/j.issn.1000-0550.2018.111
|
[4] |
商圣潭, 钟巍, 魏志强, 朱婵, 薛积彬.
南岭东部定南大湖沉积物粒度敏感组分及末次冰消期环境记录
. 沉积学报,
2018, 36(2): 310-318.
doi: 10.14027/j.issn.1000-0550.2018.035
|
[5] |
张文桐, 庞奖励, 黄春长, 周亚利, 查小春, 崔天宇, 王海燕, 杨丹.
汉江上游庹家湾剖面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意义
. 沉积学报,
2017, 35(3): 508-515.
doi: 10.14027/j.cnki.cjxb.2017.03.009
|
[6] |
李小妹, 严平, 吴伟, 钱瑶.
中国北方三流域河流—沙漠过渡带地表沉积物化学元素空间差异分析
. 沉积学报,
2016, 34(4): 615-625.
doi: 10.14027/j.cnki.cjxb.2016.04.001
|
[7] |
高鹏坤, 庞奖励, 黄春长, 周亚利, 卞鸿雁, 王蕾彬, 王学佳.
陕南丹凤茶房村黄土—古土壤剖面色度参数特征
. 沉积学报,
2015, 33(3): 537-542.
doi: 10.14027/j.cnki.cjxb.2015.03.011
|
[8] |
王恒松, 黄春长, 周亚利, 熊康宁.
汉江上游全新世特大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
. 沉积学报,
2014, 32(6): 1100-1112.
|
[9] |
.
青藏高原纳木错湖近150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
. 沉积学报,
2014, 32(4): 669-676.
|
[10] |
.
新疆伊犁晚全新世风成沙—古土壤序列磁化率特征及气候变化
. 沉积学报,
2012, 30(5): 928-936.
|
[11] |
.
海岸沙丘表面现代风成沙地球化学元素分异的典型研究——以河北昌黎黄金海岸横向沙脊为例
. 沉积学报,
2012, 30(4): 724-730.
|
[12] |
.
中亚昭苏黄土剖面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历史
. 沉积学报,
2011, 29(6): 1170-1179.
|
[13] |
高军平.
柴西西岔沟新近系磁组构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
. 沉积学报,
2009, 27(1): 128-136.
doi:
|
[14] |
陶明华.
旋回性沉积序列的形成机理分析
. 沉积学报,
2007, 25(4): 505-510.
doi:
|
[15] |
李明慧.
青藏高原秋里南木湖原生硼砂、芒硝韵律层的发现及气候环境意义
. 沉积学报,
2007, 25(4): 619-625.
doi:
|
[16] |
赵景波 李胜利.
西安高陵马坊滩渭河洪水变化研究
. 沉积学报,
2006, 24(06): 857-863.
|
[17] |
陈萍, 何报寅, 杜耘, Kunihiko Endo, 杨汉东.
1200a来洪湖演变的环境磁学记录
. 沉积学报,
2005, 23(1): 138-142.
|
[18] |
宋春晖, 白晋锋, 赵彦德, 金洪波, 孟庆泉.
临夏盆地13~4.4Ma湖相沉积物颜色记录的气候变化探讨
. 沉积学报,
2005, 23(3): 507-513.
|
[19] |
唐松, 邵磊, 赵泉鸿.
南海渐新世以来粘土矿物的演变特征及意义
. 沉积学报,
2004, 22(2): 337-342.
|
[20] |
秦作栋, 冯起.
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平原区全新世沉积与气候变化的关系——以肖塘剖面为例
. 沉积学报,
1997, 15(1): 168-171.
|